我在阅读齐泽克著作的过程中,先后参考过两本导引性质的书:一是Routledge出版社CriticalThinker系列里的《齐泽克》分册,一是Continuum出版社LiveTheory系列里的《齐泽克》分册。前面一本的优点是通俗易懂,缺点是作者对齐泽克的思想领悟得不透,行文未免东拉西扯;后面一本无疑深入得多,不过其理论语言略显艰涩,有时读起来比读齐泽克的原文还费劲儿,好像没起到导读的成效。

近期,RexButler的著作出了中译本,起名字《齐泽克宝典》,我取来与原书对照,感觉译文水平从大体上讲还是很好的,只不过有点不大均衡,第五章、第六章错得就相对较多了。下面仅举几个例子,来谈谈译文存在的个别缺点。

例1、大家目前所倡导的是[比本雅明]愈加激进的东西:彻底的历史姿态所相对化的不是过去,而是悖论性地,是目前本身大家的目前只能被理解为被压制的将来潜能的结果,那个将来包括在过去之中。原文为:Whatweareclaiming[ofBenjamin]issomethingmuchmoreradical:whattheproperhistoricalstancerelativizesisnotpastbut,paradoxically,thepresentitselfourpresentcanbeconceivedonlyastheoutcomeofthecrushedpotentialsforthefuturethatwerecontainedinthepast.事实上,这段话原本源于齐泽克的著作《易碎的绝对》,译者在此显然参考了《易碎的绝对》的中译本,却有意改动了几个字,现将《易碎的绝对》中的译文抄在下面:大家目前所倡导的是愈加激进的东西:特定的历史姿态所相对化的不是过去,而是悖论性地,是目前本身大家的目前只能被理解为所压制的将来潜能的结果,这个将来包括在过去之中。比较之下不难发现,特定的改成了彻底的,所压制的改成了被压制的,这个将来改成了那个将来。那样,是愈改愈佳,还是愈改愈糟呢?在我看来,《易碎的绝对》的译文和《齐泽克宝典》的改作半斤八两,改不改都是一样的。

目前,一处一处地将译文的问题列出来:1.作者引用齐泽克的话时在方括号里加了ofBenjamin的字样,那样它是比本雅明的意思吗?不是的。齐泽克其实是在演绎本雅明的看法;2.proper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正确的,properhistoricalstance就是正确的历史态度,译成彻底的历史姿态或特定的历史姿态都没什么依据。3.将historicism译作历史相对论是有先例的,但我觉得最好译为历史主义,退而求第二也应该是历史决定论倘若说historicism是历史相对论,那样HistoricalRelativism又是什么呢?4.最后的定语从句,《易碎的绝对》的译者看错了,《齐泽克宝典》的译者居然也没看出来倘若定语从句是修饰将来的,那就该用单数的was而不是复数的were了,显然这个将来或那个将来根本不是重点所在,由于那从句本来是修饰potentials的。试将全句重译如下:大家[觉得本雅明]所倡导的是激进得多的看法:正确的历史态度并非把过去相对化了,恰恰相反,它是把目前相对化了大家的目前需要被看作是存在于过去但却被粉碎了的将来可能性的结果。

例2、内在的越轨、固有越轨、固有侵犯。《齐泽克宝典》由五位译者合译而成,译名不统一也是意料中事,不过固有越轨、固有侵犯这两种译法居然源于同一译者之手,而他刚好又是负责全书译校工作的,这就有的叫人吃惊了。我觉得,齐泽克说的inherenttransgression1译为内在的出格或内在的越轨似较适合,它是指这么一类现象,譬如披头士闹闹性解放,王菲耍耍小脾气,表面上是出了娱乐的格,越了娱乐的轨,事实上呢,刚好是象征界秩序之内的一种补充。

例3、无历史性、历史性的、反历史主义。从一个词变化而来的三个词,居然有全然无关的三种译法,而且出目前连续的两页之内,这同样是上面提到过的那位译者的手笔。我觉得,ahistoricity应译为非历史性,相应地,ahistorical可译为非历史的,ahistoricism可译为非历史主义。顺便说一句,ahistorical译成历史性的,无论怎么样都是重大疏忽吧?

齐泽克的思想本来就复杂,他的理论语言也不算比较容易懂,翻译有个别缺陷,相信读者都能理解,评论者也不应过分苛求。不过,假若工作做得粗疏草率,恐怕就无人能替译者回护了。